跳到主要內容區

 

UFO計畫

 

計畫目標

為鼓勵大學校院透過適當環境與機制之營造、鼓勵研教合一之跨域師資、推動共享之教師成長社群等方式,前瞻一、二十年科技發展趨勢,檢視現行教育將面臨之挑戰與機會,以議題為主軸,發展2030年人文及社會科學領域人才培育之新願景;培養學生具備因應未來社會快速變遷所需之知識創新、融通、整合及應用之能力,引領科技與社會發展;特依據本部補助推動人文及科技教育先導型計畫要點,公告受理申請人文社會與科技前瞻人才培育計畫。

本計畫著眼於未來世界充滿環境變遷與新興科技帶來的各式挑戰性議題,快速改變人類思維、生活型態與行為模式,未來臺灣社會面對這些挑戰,在各層面皆需能體察未來趨勢變化,發展跨域整合的整體解決方法;產業更需要人文的思考協助與價值引領,而不只是聚焦於理工人才技術精進。另一方面,新型態經濟的人才需求,會使大學畢業生與業界間供需不平衡問題更加明顯;特別是人文社會領域學生將會更需要清楚辨識與分析社經問題與趨勢、了解科技發展與特徵、發展出前瞻與跨域融通、整合、應用方法,以及良好的綜合判斷能力。

 

計畫發展目標:

一、發展能培養瞻遠融整人文社會與科技人才之環境機制

二、養成研教合一之跨域師資

三、研發跨域教法/教材/教案/教具

四、促進國際教學交流

 

重大議題:

一、「人口結構變遷」:新移民、高齡化、少子化或其他相關議題。

二、「科技變遷」與社會之交互影響:人工智慧、智慧城市、大數據跨域分析、虛實整合、軍民通用科技或其他相關議題。

三、「環境能資變遷」與社會、科技之交互影響:風險社會與防災科技、綠能/能源科技或其他相關議題。

四、「經濟型態變遷」與社會、科技之交互影響:循環經濟、共享經濟/知識、數位經濟、產業鏈、物聯網、工業4.0、新型態農業或其他相關議題。

 

規劃兩子計畫如下:

一、前瞻議題課程模組發展計畫

以未來5至10年全球發展趨勢而衍生重大或關鍵議題,進行相關教學研究與革新,培育社會所需之融整應用人才。

執行策略:

1. 形成跨領域教學團隊,針對未來趨勢發展,預先洞知未來科技可能引發的社會問題,及對教育產生的影響,進行資料蒐集、分析、研究,從中發掘人文社科可著力點與因應措施。

2. 以前瞻議題為導向,研發人社領域創新課程教學模組,作為學校引導學生學習的課題,融入課程教學及專題實作,改變學與教的模式,培養學生對於未來社會變遷的敏銳度及因應環境改變的能力。前瞻議題如開放政府/社會、數位經濟、共享經濟、循環經濟、人工智慧、智慧城市、大數據跨域分析、高齡社會、老人教育、醫療健康、虛實整合、新型態農業、工業4.0、物聯網等。

二、跨領域師資培力計畫

提升專業教師對於環境變遷衍生之重大議題的感知能力,並轉化為教學行動力及培養教師社群。

執行策略:

擇定重要議題,成立分區或議題式跨領域師資培力中心,規劃辦理相關教學工作坊、論壇及研討會,協助教師開發相關教材、教案,精進教學及促進知能成長與經驗交流。

 

政策依據與定位:

人文社會與科技前瞻人才培育計畫(University Foresight Education Project,以下稱UFO計畫)為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推動之先導性和實驗性教學計畫。UFO計畫以教育部四項科技施政目標中「促進人文與科技跨領域創新合作」為依據,面對社會變遷與新科技的挑戰,在新的教學環境中,培養能瞻遠、融整人文社會與科技的跨時代人才。

未來社會將面對環境變遷、新興科技快速發展並影響並滲透至人類生活各層面;同時我國又面臨人口結構改變、經濟發展轉型等重大課題。大學教育中,人文社科領域的知識生產與人才培育如何回應這些挑戰?這需要我們進一步思考、發展策略、並著手進行。

UFO計畫搭配同期相關之人社領域計畫及科技人才培育計畫,可互相有效串連、互補、支援,培育完整之社會所需各類人才。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