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UFO計畫

 

2020.09.03「一舉兩得:教學與研究共生」教學實踐與研究——在研究中教學,在教學中研究

最後更新日期 : 2021-06-22

「一舉兩得:教學與研究共生」

時間:10993 10:00-12:00

地點:雙喜展演廳

主題:教學實踐與研究——在研究中教學,在教學中研究

主持人:王秀雲教授

主講人:黃俊儒特聘教授(國立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本次工作坊由UFO前瞻議題及環境機制培力子計畫之主持人王秀雲教授開場,說明這項活動在開學前辦,希望讓老師們帶著新的體驗來準備開學,符合UFO計畫裡面的其中一項目的——幫助老師在研究時也能提升教學能力。

國立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的黃俊儒教授在今年獲得科技部傑出研究獎,也致力於教學實驗計畫的發展,鼓勵大家做教學相關的研究。他說,研究工作對於一位老師的教學而言,是一種「活水」,若教學無法與時俱進,就容易流於形式。黃俊儒老師認為,UFO計畫中跨領域的人才培育對於老師們而言,也是精進自己的機會。若老師們無法以身作則主動接觸跨領域議題,便難以擁有前瞻視野。不論是私立科大、私立大學到公立大學,老師們普遍處在沮喪與緊張的狀態,導致漂亮的校園裡只有行色匆匆的身影們。黃老師透過三個自己經歷過的場景,與大家分享教學經驗。

一、三個場景,說明大學教師們的日常和挑戰

場景1為「研究精算師 VS 教學傳教士」。若將教學與研究作為光譜兩端,兩種極端就容易導致兩種結果——沒有教學的盲目研究,以及沒有研究的空洞教學。許多教育學的研究和實際的教學現場有巨大落差,黃教授舉例,先前參加STS年會中的分享讓他非常感動,一位老師回頭檢視自己歷年的教學內容,發覺曾在上課時發生網路「頻寬不夠」,導致整節課都在解決硬體問題,由此經驗與檢視,便能更新與調整自己的教學計畫。要是老師們未能做到教學與研究的平衡,也可能導致「學用落差,社會失能」的情形,甚至讓大學的學習成為「複數年的體驗營」——大學四年讓學生「體驗」何為大學生。

場景2是「沮喪的老師」,說明老師們在學校總是上不完的課、輔導不完的學生、不被接受的論文、申請不完也執行不完的計畫與填不完的表格、招不到的學生⋯⋯,使教學與研究都成為一種壓力和負擔。

場景3為「個人的挑戰」。黃老師指出,「通識教室是真實社會的縮影」,例如有次教授科學與哲學課程時,夜間部一位學生總是在睡覺,因為是「白天上班很累,而且白天我是領錢的人;晚上我是付錢的人!」,老師啞口無言,也認真思考自己的教學——這些學生不配學科學VS為何課程內容無法讓學生產生共鳴?然而這些場景不就是藉由科學而產生的溝通問題嗎?

此外,護理系學生在自然與科學概論課堂上,學生都非常用功,老師也教得很愉快,不過會思考「這樣的蜻蜓點水課程對他們真的有意義嗎?」。一次在課程中講述微波爐的運作原理,學生發問——當它壞掉時,難道不是都送回電器廠嗎?不管瞭不瞭解運作原理,學生跟老師在面對壞掉的微波爐時,「下場」是一樣的,都要尋求電器行的幫助。又或是在學校的講座,老師們會在每一位演講者來之前先進行預習,中文系學生就向他詢問了學習量子力學的重要性為何。

黃教授指出,一天也只有24小時,我們或許會規劃要做有趣愉快的事、組織與個人信念一致的事、做教學、研究、輔導、服務能融合的事、能夠長期累積且有意義的事。而教育部的教學實踐計畫,就像是「教育部裡的科技部計畫」,透過計畫的執行,把教學與研究兩項彷彿平行線的路,變成「雙股螺旋」。

二、教學中有哪些值得研究的元素?

        黃俊儒老師分享以下幾個方向:

  1. 課程目標(問題意識)

包含為何要開這門課、目的為何?希望達成什麼目標、解決哪些問題,且達成的目標對個人、社會、世界會有哪些影響?還是只是因為剛好是自己擅長的科目呢?例如相同的「科技與社會」課程,每間學校的教學內容大相徑庭,完全端賴老師個人的專業與偏好。

  1. 理論基礎

要達成課程目標,就要思考如何安排18週課程,其中包含哪些理論基礎與知識觀點?此外,課程的內在結構也要一致、貫通,才能完備。

  1. 教學題材

課程所選用的題材,必須反映真實現況,也拉近老師與學生的距離。例如開設「流行音樂與社會」課程,要以歌手「費玉清」還是「高爾宣」為例呢?

  1. 教學方法

老師設計哪種教法可以合適地表達教材的意義、規劃哪些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加以深化學習意義,都是需要面對的課題。

  1. 學生學習

        此階段則要觀察學生如何建構對知識的理解、形成相關的學習態度,且他們的學習與認知過程為何。

  1. 成果評量

        教學結束後,整體課程的效果要如何透過明確的評量,來看出學生的學習成效?老師也要回頭檢視課程所使用的方法、工具是否符合原先的期待和目標。

三、科學、新聞和生活,要如何教、教什麼、又如何研究?

黃教授以自己的經驗,講述他曾開設的「科學、新聞與生活」課程,如何符合前述的六項教學中的研究元素。課程的目的是為了要讓學生了解科學本質、方法論,且問題意識是「若要開一門自然科學相關課程,我希望它幫學生、社會解決什麼問題?」,將學生界定為兩種身份——社會裡的公民(修過課,未來從事與科技、新聞較不相關的工作)VS專業工作者。

其中,教學題材的研究——即思考哪些單元與內容值得放進教材?老師解釋,臺灣媒體在報導科學相關新聞時,會發生的「經典錯誤」,而這些錯誤便成為值得研究的對象,也是能夠放入教學中的案例。尤其是翻譯新聞——前沿科學(frontier science)尖端與未定論的科學研究,以及總是選擇生活相關、聳動與具爭議和話題性的題材,甚至多以八卦小報為主要來源。

老師抽取出各大報新聞進行研究,找到能夠被追蹤的新聞,發覺英國媒體是科技新聞的大宗,甚至以具有長期歷史的八卦小報《每日郵報》(Daily Mail)佔最多數。當原始研究變成跨國新聞時,最容易出現的問題是,研究中或許學者們處理了10個問題,報導卻只針對其中一個問題。例如上週的普篩研究,在記者會中的荒謬事件——臺大公衛在非常專業的論述後,記者僅兩人提問,其中一個只關心「為何副院長口罩顏色與他人不同」。由於專業知識不足,容易發生這種現象,使研究的主旨最後變成光怪陸離的奇異研究。

此外,跨國科技新聞另有誤導的標題、過度簡化的問題。臺灣的科技新聞篇幅總是比其他國家的短,內文省略科學研究過程,被省略的部分反而就是翻譯人員看不懂的、最專業的部分,因此每一次的轉譯都是一次扭曲的過程。例如原始研究標題是「女性理想的腰臀比例活化男性神經回饋中樞」,英國《每日郵報》下的標題是「觀看曲線優美的女性可以帶給男性如同烈酒或藥物般的興奮感」,臺灣的報紙則近一步修改為「看豐滿女人,男人如同喝酒嗑藥」。

然而英國研究是如何被污名化的?我們經常以嘲弄「英國研究」來暗指資料不實來源——不過這是僅限在臺灣的笑點,是因為臺灣媒體經常擷取英國八卦小報的內容。

雖然上述內容十分有趣,在座老師們也聽得入神,可是當黃教授得出這些研究結果,興奮地想向學生發表,然而學生的表現卻跟平常一樣。黃教授發覺,這是因為學生並沒有經歷到老師的研究過程,難以感受到發掘的樂趣。因此他在下一次教授此課時,就在安排課程內容時作出修正,加強學生的參與和實作。

四、「教學方法」的研究

以上述的課程經驗所做的研究,包含了課程要如何教、其步驟與流程如何安排。黃老師讓學生先思考一則新聞從無到有的過程為何——新聞如同一顆糖果,是被層層包覆的。例如肺炎議題中的普篩、檢疫、隔離等專業名詞,透過媒體、畫面、政治來揉合,而科學又如何碰上媒體?是記者被告知、還是記者主動找科學家?其中拆解科學的素養,也與科學哲學的核心相關。

黃老師分享TGB流程(Try to Guess Behind)的概念架構,包含閱讀Reading、猜想Guessing、綜合歸納Summarizing、澄清Clarifying。透過閱讀科學新聞,來了解該議題的內容;再以分組討論的方式猜想新聞在科學與媒體間的產製過程;再請小組討論,澄清與刪減相關的可能性,綜合歸納出可能性最高的說法或猜想;最後是結果發表,老師也會加入澄清幾項說法的可信度,並說明實際真相。由於一般的課程教學通常只有最後的「澄清」階段,導致學生未能參與前三個流程,就如同前段所述,老師興奮地向學生分享研究,學生卻無動於衷。當學生能夠從中學到研究過程,獲得更高的學習成效,老師上課同時也能輕鬆許多。例如老師發給學生「每天看美女,男多活五年」的一篇新聞,讓學生思考此研究是如何設計實驗,受試者如何找、受試時間如何計算等,作為學生練習與討論的課題。

因此,黃教授提供了幾項步驟參考:

  1. 發覺問題——培養發覺問題的「感受力」
  2. 診斷問題:書寫/評論——初步觀點的觀察
  3. 實施行動計畫——進入研究層次(針對編譯新聞)
  4. 選擇方法與分析資料——系統性的抽樣、統計分析、形成理論論述
  5. 結論與省思:接受批評與回饋——如研討會、期刊意見,以及教材與學生反應

最後,黃俊儒教授勉勵各組團隊們「以研究作為教學的憑藉;以教學作為研究的發想」,作為演講的結尾。與會老師們也踴躍地提出問題:

Q:之前申請教育部的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時,認為是一種模仿科技部計畫的感覺,就像演講中有提到的樣子。

A:計畫的credit是直接給老師的,許多場合強調「教學」的重要,然而在升等時卻難以成為一個好的管道,總是以「熱血」激發教學熱忱,可是熱血總有耗盡的時候,因此這個計畫在某程度上是強調獲得學術界的認同,也幫助老師若以「教學升等」作為管道時可以擁有credit,有別於工整的學術論文。

高醫大的人文社會科學院呂院長回饋也藍美華老師提出的問題,說明多元升等的情況在每個學校都未臻完整的,技術報告有時也良莠不齊,不過它強調的是scholorshipUFO也算是一種教學實踐,然而制度上credit落到學院院長,導致執行的老師也是十分辛苦。

Q:在做教學實踐時,碰到的一些困難——像是假新聞的出現與轉譯過程的扭曲,為何不直接鼓勵學生去尋找新聞原本的源頭,再去想像自己如何在沒有偏見下去撰寫新聞?另外,資訊識讀時常會遇到重置意識形態的印象式批評,是否也導致《每日郵報》的污名化?

A:課程最後有一個作業是要學生去採訪並撰寫新聞,在這過程中也能印證在課堂上所學到的案例而啟發的能力。之前的資料方法還無法太精確的coding,或許會有污名化,但目前的聲量難以抗衡。現在的演算法與data science或許可以改善以往難以做到的情形。

Q:老師在設計跨領域課程時,例如英文寫作科學主題,難以判斷學生對科學的真偽,自己也沒有辦法確認是否跨得得宜。

A:踏出舒適圈是必然的,例如科技新聞課程中,在跨出的那項領域(新聞媒體)雖然不懂,但可以邀請該領域的專家來演講,也能指引學生如何撰寫科技相關新聞,自己更能了解該生態的情況。傳統科學教育只處理教室內的問題,雖然入門有困難,卻還是有值得做的價值。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