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舉兩得:教學與研究共生」
時間:109年9月3日 13:00-14:30
地點:雙喜展演廳
主題:教學實踐個案分享——建構桃花源
主持人:李宛儒助理教授
主講人:張珩特聘教授(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
本場次的主持人為中山大學社會系的李宛儒助理教授,同時也是前瞻議題及環境機制培力計畫的協同主持人,說明本場個案分享,是希望能提供正在執行計畫的老師們一個管道,思考對前瞻議題的想像該如何融入到教學之中,並和自己的研究領域做結合。
成功大學建築系的特聘教授張珩,多年來帶領學生到不同的環境進行實案教學與操作,從教學研究的動機、課程規劃與如何實驗、教學場域的選擇、實際的教學現場形況等,逐步與老師們分享精彩的教學與研究經驗。
一、教學研究動機——教學方式的實驗、環境設計理論的實驗
張珩老師希望透過實案操作,讓學生重新建構、瞭解真實環境的關係,與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最終目標是「建構桃花源」。然而課程規劃與設計之間仍有不同,畢竟規劃的東西還是要去實踐,必須「聆聽環境的聲音」。現實中會面對真的業主與真的土地,因此大學的社會責任和落實也成為教學的附帶效果,教學成果是要能夠累積並且提供給社區使用的。
環境療癒——世界上不同民族對於氣候變遷的感受也會有所不同,而「療癒性環境」的其中一項條件是「美」,若是環境不美就難以療癒,因此張珩老師帶入了「藝術療癒」,希望藉由美感與事物等非語言的溝通方式來強調人的身心寧靜。除了藝術療癒,「自然療癒」則是強調「健康」,設計者要先去療癒自然環境(樹、土地),有健康的土地,才有辦法療癒人。「生態社區」是利用社區本身的自然生態與社會資源為基礎,它不只強調生態平衡,若人跟環境有良好的互動,才能建立生生不息的概念。
二、課程規劃——課程名稱、課程階段、學習素養之評估
張珩教授說明,實作課程還是先透過專業知識講述,到業界實務經驗分享,再讓學生實地實案操作,其中汲取學生的課程回饋和教師的教學反思,最後進行量化的學習素養評估,包含知識獲取、態度提升、能力培養,以及綜合評估——產業應用價值性。評估結束後,就能進行課程修正,在下一次的課程規劃時作出調整。不過,研究所課程與大學部課程的分野、一般的必選修課程、密集課程、實作課程的課程規劃內容都不一樣,因此要根據課程性質、授課對象的不同,規劃不同的課程內容和時程。
三、教學場域——考慮要去哪個社區,甚至是哪個國家
由於張珩老師的實作課程是需要長期規劃與執行的,因此她挑選的社區不會更換。她曾選擇臺南後壁的長短樹公園、菁寮國中;甚至遠赴蒙古喬伊爾市。此外,老師也強調,不能用「幫助他們(社區)」居高臨下的心態去,而是要讓學生瞭解到,因為彼此的文化與成長背景不同,我們是去進行經驗交換的學習活動。
四、教學過程
課程希望學生經由「個別的想法」與「群體的結論」,在「同」與「異」之間有更多的討論空間。畢竟學生們自己看不到自己,只能透過別人的分享或反應來發覺自己的樣子,由此看出在團體經驗的重要性。課程也訓練學生在團體裡「達成共識」的能力,此外,跨系的學習對於成果是非常有幫助的,不同學習背景的學生也會帶來不同的思考面向,期待達到「組內跨學科學習」的效果。
老師亦提及,「計劃階段」常被視為建築與環境設計的前置作業,但事實上它的重要性不止如此——因為建築計劃在建築教育的課程裡是佔有極大比重的,且「設計」與「計畫」專業分工已成趨勢,建築系學生應當掌握「建築設計」與「建築研究」的溝通介面。
當團隊到後壁長短樹公園、菁寮國中時,教學內容強調以下幾點——深化大學與社區合作,使學術研究能與社會議題接軌;鼓勵青年培養專業倫理;深入社會場域,實踐社會責任,尊重地方文化。老師也分享,在跟社區居民們溝通、發表時,有一位很會講臺語的學生,很快能拉近團隊與社區的距離,這也是難得的經驗。
而到了蒙古喬伊爾市,他們希望能夠喚起當地的社區意識,在執行工作時,一開始有居民表示「不要黑黑的輪胎」、「覺得對孩童的健康很危險」——凸顯團隊如何與社區溝通的重要性,他們的目的是要推廣健康城市,並建立跨國連結。
五、教學成果分析
透過課程的三個階段來分析,包含學生自評反應,查看今年與去年是否有顯著差異,張珩老師笑說,目前看起來是研究所課程優於大學部課程。此外,老師認為「知識」要藉由「態度」與「技能」的提升才有辦法影響「素養」,除非知識可以提升態度,否則考100分對實質上並無影響。在課程最後得出幾項重要的成果感想:
而透過幾項課程,老師從教學經驗裡,得出幾項反思:
張老師的分享告一段落後,在座老師們也非常踴躍提問和分享,以下摘錄問題與回覆:
Q:演講中提及研究所與大學部課程最終成效的不同,研究所是否是因為學生已具備先備知識?那麼大學部的課程是否會有其他調整?
A:確實是因為研究生較為成熟,能夠更迅速吸收新的知識。有帶入實作的課程會比以往沒帶入實作的課程有更高的出席率與成果。藍美華老師補充:由於大學部課程學分只有3學分,甚至是必修,容易讓學生有抗拒心理,被逼迫而來,因此選修課結合實作,或許會讓學生更樂於參與。
Q:密集課程通常對許多老師來說效果不彰,然而張老師卻有相反的感受,是否有什麼重要轉折呢?業主看到不成熟的大學生,老師要如何去說服?演講的結論提及知識要透過態度與技能再來提升素養,哪些對學生最重要?
A:現在是資訊爆炸的時代,知識容易被淘汰,老師應該要直接告訴哪些是最重要的、最基本的原則,否則學生容易迷失在指標,而忽略了核心的原則。密集課程或許是因為學生要大量討論與實際操作,老師都在旁邊,學生能夠針對議題思考與反芻,立即與老師討論,有立即的解決問題與效果。此外,全部的課程還是會需要時間去講述基礎知識,因此要在每個課裡面去引導學生討論議題,也等待學生的基礎知識逐漸內化,將議題丟給學生,讓學生了解哪些議題是他該關注的。若把課程分成三個層次,基礎課程到應用課程,學生都比較喜歡實作應用,若沒有先備知識,討論也流於膚淺,老師也比較難糾正他們,或許也是研究所課程回饋優於大學部的原因。然而這些情形也不代表基礎課程就不需要實作。張新仁教授補充,在大家的結果與討論中,研究所課程滿意度大於大學部的原因,有多種可能,密集課程結合實作或許也因此是其中一個原因,在將來的課程中可以思考是否適合此種課程安排和場域。
Q:踏入教學研究實踐的老師是很辛苦的,需要抉擇,照顧到很多學生、社區等各種族群。很佩服張教授的案例,在實作課程的過程是很辛苦的,要顧及許多面向。而服務的對象也是要下許多功夫的,要如何跟他們溝通?
A:選場域要千挑萬選,有些地方並不是很歡迎學校團體,或是有不好的經驗,因此要逐一拜訪,也要思考錢的問題,要開源也節流,因此每個決定都很重要。若社區很保守的就盡快退場,也要講清楚自己是有沒有錢的,事前的說明和雙方的信任很重要。操作時也不要只有老師單打獨鬥,要以團體來行動,達到最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