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UFO計畫

 

2020.01.14「文學院前瞻教學」工作坊:文學院課程如何前瞻?

最後更新日期 : 2020-10-15

「文學院前瞻教學」工作坊

文學院課程如何前瞻? 

主持: 王秀雲教授
主講: 江寶釵 教授兼系主任
      杜嘉玲 副教授兼系主任
      陳恒安 副教授

 

江寶釵教授一開始以自己的成長背景為出發點,帶出「前瞻性」的概念,在求學時期,自認為沒有特別突出的點,所以早有需要跳脫框架的意識,此想法促使她就讀中文系之後,更一直努力學習英文精進自己的實力,因此順利進入中正大學做助理研究員,更重要的是,江寶釵教授認為語言學習是展開與國際對話的能力,並能開展具有「Global」的前瞻性。

 

具有「Global」的意識後,接下來就是要去思考什麼可以通往「Global」,首先會想到「Local goes Global」,所謂的「Local」一開始指的是華語文文化,而後延伸為台灣本土文化,江寶釵教授認為大學教育應該要跳脫意識形態,不由之操控,應回歸文化探討本身,既然台灣曾經有一大段時間代表的是「中華民國」,就意味著華語文文化仍然會是我們必須特別注意的對象。

 

江寶釵教授接著談現代趨勢結合課程設計的發想,主要是關於AI人工智慧的部分,機械文明時代雖然透過複製的方式,使閱覽、散佈作品更為便利,但也造成編製手工藝的靈光有減弱的趨勢,或是編製時產生的溝通對話機會也會跟著消失,造就前現代與後現代產生復返或交錯的現象,江寶釵教授認為這樣的發展結果,影響了主題深度旅遊作為一種趨勢,運用這樣的發想,她認為學院可以對此設計飲食、產業、在地藝術等主題的課程,例如藉由藝術家陳澄波去探索當代漢詩會與漢文化的發展,透過醬油的材料與口味,帶出在地性的重要。不只如此,江寶釵教授也認為經由前現代性的復返機會,文學院的學生還需要敘事力、體驗力與象意力的訓練,重新訓練說故事、感性思考與進行理性譬喻的能力,所以這些都是在設計課程時需要思考的方向。

 

在課程規劃的部分,江寶釵教授舉了一個學程來說明—「南院、地方知識與文化地景」,這個學程可分為三個方面,第一是「地方知識敘事內容與風格」,內容主要是規劃學生用深度報導或製作紀錄片的方式,觀摩並探討地方知識;第二是「成果創意設計與展演」,這是屬於比較偏技術方面的課程,像是影像處理、造型繪圖,以及策展、布展的學習;第三則是「文創產出企劃與行銷」,像這樣的文化創意產業,如何去處理產出也是相當重要的,因此這階段需要去學習管理、推廣與行銷等內容。

 

除了長期的培育課程,江寶釵教授也提到有短期的工作坊計畫,像是中正大學研究中心所提出的「嘉義文史廳」-人才培育及產學合作發展計畫,工作坊與長期培育課程有不同的設計方式,因為時程比較短,運用基礎課程、實作訓練與實作展出的方式,直接讓受訓者發展主題創意、思考電子商務、報導創作等,較能快速具有整體架構。

 

最後,江寶釵教授認為關於前瞻性的問題,應該先處理文學院與其他學院的落差,找出問題癥結點,以及思考台灣要如何才能與世界環境做溝通協調,因為所謂的文創,應該是隨著議題、環境以及趨勢而所因應,因此無論是產業、創意、行銷、故事與人文等,都是課程需要去結合與運用的重點。

 

杜嘉玲副教授首先針對自己所屬的科系做背景介紹,她進入長榮大學服務時,科系名稱是哲學與宗教學系,但那時候哲學與宗教幾乎分兩派,根本未能對話交流,學校也基於成本考量要求科系要進行轉型計畫,在沒有社會系存在的狀況下,杜嘉玲副教授開始思考是否可以將哲學理論應用到社會議題,並且使哲學與社會系做結合,從而產生應用哲學系。

 

在課程的部分,杜嘉玲副教授使用模組的方式進行設計,主要可分哲學的專頁、公共參與與社會關懷,前者像是當代與現代哲學理論,使學生能夠對哲學有基本的認識,後者則是以把學生帶進社會的角度,實際地去觀察當代社會的狀況,這方面的課程,杜嘉玲副教授結合了學校所屬的社會力研究中心的資源加以設計。

 

杜嘉玲副教授認為應用哲學系的核心精神就是要讓學生了解哲學的本位,並且用之於社會,他們設計的課程也都緊扣於此,杜嘉玲副教授舉了許多課程來進行說明,例如在公民社會的課程中舉辦一場模擬選舉,讓學生進行政見發表,並且將未來台灣或國際所需要面對的重要議題納入,使學生去思辨這些議題為何重要,以及其中的哲學精神為何。還有在哲學與社會行動的課堂上,透過野百合、太陽花與反送中這三個社會運動,讓學生去比較三個世代的訴求與社會背景的差異,不斷引導學生去發掘社會轉變所帶來的影響,以及回歸到哲學本位,就是不斷地發現問題。

 

杜嘉玲副教授認為在思考前瞻性的問題時,應該先釐清學用合一並不是高等教育的責任,讓學生自己發現社會的問題,以及去思考未來面對的時候應該如何解決問題,並且把這套概念運用到職業生涯的規劃,尋找自己的定位,或是創造新的職涯選擇,所以老師在這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應該是帶領學生了解未來趨勢,並且思索社會議題如何放到課程內,以達到上述這些目標。


在自己所屬的科系中,最不可或缺的科目、能力或活動是什麼?陳恒安副教授在開頭的時候請與會者用三分鐘思考這個問題,在大家思考過後,陳恒安副教授用一紙模擬的公文帶出今天的討論,公文的內容是關於某所大學發函通知:基於少子化以及希望高等教育資源能妥善運用的因素,請人文社會學院各系所著手進行合併的內容。

 

陳恒安副教授認為這並非是一個完全假設的問題,在未來可能面臨到合併或轉型的問題前,大家應該先思考科系不能被廢棄的原因,舉歷史系為例,陳恒安副教授認為應該要先盤點現狀,目前歷史系的必修大約是三十學分,如果輔修、雙主修的學生來修這三十學分的課程,就可以認為是歷史人,即意味著這三十學分的安排是非常重要的,而這核心學分應該如何算,內容是什麼都需要仔細討論。陳恒安副教授也質疑目前的知識分類是否能夠因應未來趨勢,他舉一位研究關稅貿易的同事為例,關稅貿易涵蓋台灣、中國與東南亞,依目前分為台灣史、中國史與世界史的現狀,這樣的課程應如何進行歸類都是值得再思考的問題。

 

接下來則是關於行政管理與行政配合的問題,陳恒安副教授以成功大學日前通過院辦可直接聘教授的規定來進行說明,他認為在學院逐漸實權化的情形下,大家對行政管理的關注度應該要一併提升,舉例來說,大家應該先思索文學院是否有共通的必修課程,能由院辦聘請的老師進行授課,在這樣的過程中,各系所不應固守自己本位,只認為自己系上的課程是最重要的,而應該從整個學院來看,甚至是從整個學校的角度,評估本校的學生需要的是什麼能力。

 

而院長是有任期限制的,當院聘的老師開課後,後續的發展可能性與淘汰機制應該也都需要一併考慮,上述這些問題都顯現出行政資源在課程資源上扮演極重要的角色,因此在處理前瞻性時,行政資源如何分工也是重要的議題。

 

最後,陳恒安副教授認為,在現代社會存在許多坊間讀書會、活動演講,以及Youtube頻道等多種學習管道的情境下,高等教育要一直思索大學的教育應該帶給學生什麼,凸顯和其他教育管道的差異性,無論是以系所重整、行政管理架構的調整等方式,都不應脫離這個核心精神,而且不能在重整的過程中,偏廢了知識課程的重要性,應該是基礎知識領域的老師與負責大學社會責任(USR)的老師分工合作,以期達到更適合學生的教育方式。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