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UFO計畫

 

2019.06.01「前瞻議題」工作坊:在數位中相遇——人文與社會科學的未來?

最後更新日期 : 2019-12-30

「前瞻議題」工作坊:在數位中相遇——人文與社會科學的未來?

主持:王秀雲副教授
主講:祝平次副教授

 

祝平次副教授先簡要介紹報告大綱,之後介紹數位人文以及講述它與社會科學之間的關係。希望藉由分享過去幾年從事數位人文推廣與教學的工作經驗與遇到的問題,和大家一起思索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的未來。

 

數位人文即利用數位工具來進行人文研究,數位工具包含套裝軟體、研究平台以及程式撰寫,祝平次副教授提到由於紙本圖書所佔空間實屬龐大,在2010年左右國外漸漸推廣數位人文,哈佛開始主張公開資訊,學者也逐漸開放其所設計的軟體工具。其中軟體工具可分為研究平台、研究工具,前者是結合多種功能的軟體,以便使用者多元研究,後者則是具有特定功能,較能聚焦在某方面研究,而在使用研究工具之前,必須先具備數位文本來源,例如要研究論語,研究者必須找到論語的數位文本(電子檔),再運用數位工具將人名標注起來,就可以研究裡面的人物關係等議題。

 

「前瞻議題」工作坊,祝平次副教授演講。

 

祝平次副教授也羅列出幾個推薦與常用的軟體:

1.數位文本來源有Ctext、Kanripo、漢籍全文資料庫;

2.研究工具有Corpro(AntConc)、Excel2Earth(QGIS、Google Earth)、CBDB(中國歷代人物傳記資料庫)、社會網絡分析:pajek、gephi;

3.研究平台有Ctext、台灣大學數位人文研究中心:DocuSky、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數位人文研究平台;

4.錄影教學有Youtube、數位人文創新課程典藏網。

 

接著祝平次副教授挑選幾個常用的軟體進行說明,他認為使用軟體工具進行文本研究,必須如實了解每項研究工具的功能,像是闕河嘉老師與台大團隊所設計的Corpro(AntConc)屬於處理文本分析的軟體,雖然國外早就有文本分析的發展,但是中文有所謂的斷詞,研究起來有其困難性,必須依照中文的特性調整軟體的設計,還有運用Ctext進行的文本分析,可以藉由詞彙的相似性,畫出相關研究的關係圖,屬於提供使用者思考議題的一種方式。

 

鄧志松老師的Excel2Earth,則是透過Excel建檔,再連結到Google Earth,將標註的資料用地圖的方式呈現出關係圖,像是開設便利商店的地點,可以找出符合經濟效益的適宜地點。CBDB(中國歷代人物傳記資料庫)則是由哈佛大學、中研院、北京大學研究中心所建構的漢學資料庫,以蒐集明清朝代以前的人物資料為主,文本數量十分龐大,祝平次副教授提到文本蒐集越多越詳細,可以研究的議題範圍就越廣泛,像是曾經有學者研究北宋的進士與其家庭背景的關係,就可以透過該資料庫進行人物關係與進士比例的分析,不僅可以處理早期學者難以研究的議題,也會較為便利與完整。

 

Gephi是產生社會網絡圖的軟體,最早引進的是政大社會系的熊瑞梅教授,為了研究公司內部關係,例如員工的私人關係,公司的結構上資訊是如何流通的,線上也有人利用Gephi來研究個人Facebook好友的關係,祝平次副教授認為只要對功能性有正確認識,運用軟體來探討議題是非常多元的。

 

DocuSky則是台灣大學數位人文研究中心所創立的研究平台,可對資料庫進行文本瀏覽與全文檢索,對文本的細部內容進行標記後,可進行統計數量分析,或是對關鍵詞進行後分類 (post-classification)的篩選與相關應用,祝平次副教授認為這有點類似專家系統,舉例來說,有個專家系統在輸入病徵後,系統會分析使用者可能罹患什麼疾病,而這類型的分析也是需要資料庫的累積。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也創設數位人文研究平台,但它的使用方式並不是先標註詞彙,使用者須先上傳清單(權威檔),再手動標註權威詞,運用分類、分群的方式進行檢索,接著系統會產生權威詞的統計資料,最後就可以顯現出主題與主題之間的連結,像是日常生活的衣著款式以及宗教信仰的人鬼兩種主題之間的關係圖。

 

介紹完研究工具、平台後,祝平次副教授透過自己學生的研究主題來講述實際使用的案例,例如,有學生研究《離騷》中的第一人稱代詞與行動、心智活動之關係,還有由碑誌文的請銘與撰銘關係論周必大的人際網絡組成,以及木心散文風格初探等,學生不但選擇了新穎的主題,並且有能力妥善地運用研究工具、圖像、列表,逐步理出自己的研究成果。

 

「前瞻議題」工作坊,主持人王秀雲副教授介紹講者。

 

最後,進入到數位人文與社會科學之間的關係,祝平次副教授認為社會科學的研究與數位人文雖然在研究的計量上有相當程度的差異,但仍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都是運用圖像、圖表或統計分析研究對象,而且兩者都無法迴避數位人文作為研究工具的趨勢,透過資料的累積、建構與分析,才能理解過去,定位現在,籌劃未來。

 

在問答時間,與會老師針對祝平次副教授的講題繼續延伸發問,有老師問到學生們上完數位人文的課程,是否有對原本的知識內容改觀,以及數位人文有無面臨到假學術的問題,如果有的話應該如何因應,祝平次副教授認為第一個問題需要長時間的觀察,以他的教學經驗來看,在學習工具上比較沒有問題,但要把工具與研究結合起來則有待加強,還是有學生即使學了工具但無法妥善運用,目前比較成功的研究就是研究墓誌銘的研究生們。至於假學術的問題,每個學科都會出現,尤其是在目前的學術獎懲制度下很有可能出現,祝平次副教授期待科技部可以做出改善,透過審視研究主題、資料串連、制定防範系統等,才能避免這類型的問題。

 

至於數位人文工具除了可以驗證過往所設想的問題以外,在探索或發現新問題的部分是否還有其他的功能性?祝平次副教授舉了幾個例子,他認為這跟社會人文學者以往手動整理資料進而產生問題意識是類似的,在資料庫建立後,學者在搜索或閱讀文獻時會產生許多疑問,從中挑選有興趣的議題探討,進而運用資料庫去進行驗證,最大的不同就是數位人文的研究規模可能會大許多,因為資料較齊全,使用上也較為便利。且運用資料庫的累積與呈現,能快速掌握議題的核心理念,這也是數位人文較擅長的角色定位。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