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UFO計畫

 

2019.04.13「前瞻議題」工作坊:簡介科技與社會研究(STS)——從「跨領域」到「成為一個領域」?

最後更新日期 : 2019-12-16

「前瞻議題」工作坊:簡介科技與社會研究(STS)——從「跨領域」到「成為一個領域」?

主持:王秀雲副教授
主講:陳信行教授

 

陳信行教授開場就先破題:科技與社會研究(STS,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本身就是一個跨領域的存在。接著談對科學的想像與誤解,回想對科學的想像。冷戰時期的大眾媒體,塑造出一個抱著貓、有著無限資源的邪惡科學家角色,這樣的科學家形象隨著冷戰時期的結束(1941-1992年),蘇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正式瓦解,這樣的科學恐怖想像才正式告終。

 

另一個有趣的對照是來自日本。日本就有善良科學家與邪惡科學家的對抗,再來由於日本是全世界唯一遭受核子彈轟炸的國家,所以哥吉拉(ゴジラ,Godzilla)的出現,是對於後核爆時代的反思。

 

1992年後,國際軍備競賽結束,科技研究經費急速緊縮,「科學」的地位開始墜落,甚至不被信任。2017年川普就任美國總統,大力抨擊「地球暖化是假議題」,刻意打壓相關研究經費,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US EPA)甚至擔心官方的環境監測資料會被勒令下架。

 

究竟,民眾對科學有什麼樣的誤解?「大部分的事情,政府都應該知道;若政府官員不知道,科學家應該會知道;台灣科學家不知道的話,『先進國家(美國)』科學家應該知道;沒有科學證據即是不正確」等。想當然爾,一個領域的專家,會是另一個領域的素人,許多時候不同領域的專家在對話時,難以互相理解。

 

在西方,「科技」與「人文」過去被認為是兩種難以交談的文化,又當代社會科技文化佔了上風、使得人文發展無法適應現實改變,且人文學者「倨傲地」拒絕瞭解科技;在東方,因歷史的發展,理科重要性大幅壓過文科。在1990年代的台灣,科技與人文試圖開始對話,「科普(科學普及,popular science)」的概念開始出現,也試圖以民主的方式解決科技爭議,如第四核能發電廠是否運轉的公投提案,然雙方陣營就演變成「獨裁──非理性」的對決。當時兩造努力的結果:尊重但不理解、劃定邊界與勢力範圍、獨裁的科技遭遇到「情緒化」的政治、人文僅是正餐(科技發展)後的甜點、自然化的知識與權力。

 

「前瞻議題」工作坊,世新大學陳信行教授演講。

 

在西方,Science僅是意味著「知識」,然而在透過日本翻譯為「科學」之後,就注定了它「分科治學」的特性,讓現代社會失去共同的視覺。回到STS的觀點,科技是人的社會實踐,也受社會影響,且科技知識的內容(而非外緣)需要社會分析。

 

以東西(things)的政治性來開啟討論,東西有沒有政治性?技術決定論者認為,技術不可抵抗、人類社會只能服從;社會決定論者會說,東西不會使壞,是人會犯惡。STS觀點則是,權力會體現在東西上;如「板機」源自於手槍的戰爭性格,在相仿的工業器具設計上,延續了(白人)男性使用者的預設,使得女性或非白人在工業職場上的適應不良而退出。另一個顯例是美國南方農場過去所使用的短柄鋤,其不符合人體工學的設計,其實是有利於農場主人對農奴的監控──不彎腰做事,就是在偷懶。

 

接著談現實中的STS課題,2018年8月16日,RCA工人在三審獲得部分勝訴定讞 ,在這個邁入第21年的集體職業災害抗爭過程中,志工們以醫療、口述史、影像、法律、建築、「一般」等各種動員方式,深化台灣的STS;期間還發起兩次的問卷調查(2001年與2010年),讓RCA工人的事成為每個人的事。

 

陳信行老師提到他們組成一個RCA顧問團,定期舉行會議,每次會議目的就是要把論點說到每個人都清楚明白。若一個論點連自己內部的人都聽不懂,更不可能期待開庭的法官會聽懂,這就是要從專業觀點轉換到俗民話語的過程。

 

台灣STS社群參與的公共事務,除了像RCA事件這類職業安全事件,也有與環境保護署底下的毒物及化學物質局合作,探討空氣污染案例以及高雄氣爆事件,並進行政府機構的內部教育訓練。當前國際STS學界致力於跨界創作,找尋新的社會實踐方法;除了既有的文章寫作與紀錄片拍攝,近期亦有以桌上遊戲形式的成果。

 

台灣STS協會以紀錄片的方式,紀錄了八集 近年來協會持續關注的社會議題,以〈打開社會事件S檔案〉於2018年發行,並於同年榮獲國際STS學會旗下的International 4S(Society for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Making & Doing Award,還有台北市勞動局主辦的勞動金像獎,不啻是給一路走來的夥伴們一個重要的鼓舞。陳信行老師用RCA案的跨界合作經驗做為具體案例提供給與會老師,思考在教學現場及研究所能進行的跨界想像及具體可行方向。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