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UFO計畫

 

2019.03.23「跨域教學」工作坊:從「物理與生活」到「科學與社會」——跨域教學案例分享

最後更新日期 : 2019-12-05

從「物理與生活」到「科學與社會」:跨域教學案例分享

主持:王秀雲副教授

主講:萬毓澤教授、嚴祖強副教授

 

第一場講座嚴老師直接切入課程主題,提到今天將介紹的課程是與萬毓澤老師一同開授的「科學與社會」,而「科學與社會」的前身是由他一人開設的「物理與生活」,當初開設跨領域課程是因為中山大學通識中心希望能開設提供給非理工學院的學生接觸科學的課程,因此選擇學生最感興趣的生活議題作為課程內容。

 

「物理與生活」課程的副標題為「公民的科學素養」,課程設計是由好幾個不同的單元議題所組成,選擇生活中較為常見的科學議題、當時較為熱門的科學爭議、當年度票房極高的科學電影,而這些單元除了老師負責講授,也設計成小組報告的形式,讓學生對於這些單元議題有更深入的討論。嚴老師也會因應當時的科學議題對課程作出調整,主要針對當時科學領域的熱門議題進行討論,課程內容更為彈性,以便去調整科學領域的學習。

 

直到107年度下學期,嚴老師為了增添課程內容,邀請社會系的萬毓澤老師一同開課,原本的課程發生了更大的變動,課程名稱改為「科學與社會」,在原本的科學議題討論上,也加入了社會科學層面的脈絡,像是「非線性動力學」、「Logistic與鼓勵生育」單元,增加了「什麼是前瞻性人口政策」等問題促進學生進一步去思考;能源議題單元,增加了「民主審議」的概念加以討論,以及在談論氣候變遷、災難的單元時,社會學領域會去關注每個階層所面臨的不同問題也一併討論,這都是增加社會學脈絡的最佳例子。嚴老師認為對於年輕的一代來說,科學所衍生的社會問題,都是大家需要共同面對與思索的,所以跨領域的課程設計有其必要性。

 

「跨域教學」工作坊,嚴祖強副教授演講。

 

接著萬毓澤老師則是延續嚴老師的演講繼續說明這堂課的內容,萬老師認為在討論跨領域課程前,首先需要思考的前提是想要跨領域的老師應該具備怎樣的態度,並且應該找出跨領域課程在自己學院的定位。

 

在「科學與社會」的課程設計上,與原本課程的差異主要有兩方面,第一點是前幾週會先安排「批判性思考」的授課內容,萬老師認為批判性思考是這門課重要的核心內容,學生之後嘗試運用批判式思考,才能對每項議題有更深入的討論。第二點則是給學生觀看「插旗攻城市」,這是一部透過探訪許多國家的狀況,提供美國人省思的紀錄片,跟課程要談論的議題息息相關,因此先透過這個紀錄片引起學生的關注與興趣,像是芬蘭的教育體系是怎樣運作、德國如何思考轉型正義的議題等。

 

課程的運作方式是兩位老師共時授課,一堂課共有三小時,前一小時由兩位老師相互進行授課,重點在於兩位老師在授課後會進行交流,讓學生理解兩種領域的學者在同一個議題上如何進行對話,產生不同角度的思考方向,最後由學生上台報告特定議題,學生在報告時需要與台下學生進行問答,並由兩位老師在旁協助互動。這門課目前進行了四個學期,學生的反應相當不錯,而且從教學評鑑調查的意見來看,學生也喜歡這樣的上課方式。

 

萬老師教學時不主張「社會學本位主義」,而是根據不同的研究主題及社會現象,培養學生對整個社會科學或是部分自然科學的興趣及基本認識。舉社會系中「當代社會理論」為例,萬老師會花一週討論「理性選擇」理論,並在該週課程中涵蓋賽局理論、行為經濟學、代理人基模擬等各門社會科學(經濟學或政治學)的研究成果或研究方法。

 

至於如何去打破文理二分的困境,萬老師進一步提出三個具體的作法:透過大量的案例去說明文理溝通的可能性、必要性;面對理組的同學,會多談人文社會科學有趣的研究或啟發;面對文組的同學則是多談自己學習自然科學的經驗,藉此去打破文理組同學彼此僵化的界線。

 

提到上課舉案例的實際狀況,像是「科學素養」那一週,會先讓學生去思考「科學是什麼?」文組及理組的同學似乎都有個共識,數學等於科學,但萬老師後來提出較有反差的議題讓同學思考,像是學者透過峇厘島的鬥雞文化,研究峇厘島的親族結構等社會問題,這樣的研究並不具有任何公式,學生很容易認為不是所謂的科學,但在萬老師的質疑下,學生漸漸動搖原本的分類界線,接納學科有許多種的研究方式與成果,這也是老師所希望的,學生不應固守自己的學術本位,而應該將視野拓寬。萬老師也時常提醒理組的同學,科學哲學是在科學一出現的時候就存在的,研究科學不僅僅只是解題,科學所產生的問題也必須加以省思,瞭解科學哲學也對之後的科學研究有很大的助益,例如促進更有創意的研究、知道哪些研究方法有其侷限性等。

 

「跨域教學」工作坊,萬毓澤教授演講。

 

萬老師認為科學研究並不只具有一種面貌,在研究前應先瞭解自己想要從事的研究,不同種類的研究會有不同的運作方式:如果要走數理表達的方向,應先學習數學公式等工具;田野調查的研究,研究者則可能需要培養優秀的溝通、應對能力。再來,我們也需要瞭解研究的目標為何,像是社會科學的研究就可能存在多個研究目的,例如單純描述性、因果機制、意義詮釋、批判或發聲。萬老師認為「科學與社會」不僅是科學與社會的互動,也是學習用不同方式去研究科學,重點在於拓寬眼界。

 

關於科學的多面性,萬老師將「民主審議」的概念融入科技政策的討論,希望學生不再認為科技政策的決定都不具正當性,民主審議是讓更多利害相關者可以參與決策過程,並且提供充分的資訊和適當的參與機會,讓一般公民能夠審慎判斷各種政策選項,透過深入討論,提出集體的意見,學生事後反應這樣的內容打開了他們的視野,在面對各項能源議題時,都能運用這種概念去重新思考科技決策。透過跨域學習,希望學生能夠獲得兩項核心能力:「提問力」以及「判讀力」,以及應該對「方法」與「方法論」保持探究的興趣,因為這有助於學生提醒自己思考學科的邊界、各種學術典範的異同、獲得知識的途徑、特定研究方法的優勢與限制等問題。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