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UFO計畫

 

2019.03.09「社群的建立」工作坊:跨領域合作先例——STM社群經驗分享

最後更新日期 : 2019-12-05

跨領域合作先例:STM社群經驗分享
「社群的建立」工作坊系列(二)活動紀錄 2019/3/9

 

主持:黃于玲助理教授
主講:楊倍昌教授

與談:洪文玲副教授

 

第二個場次很榮幸邀請成大微免所以及STM中心的楊倍昌教授,分享STM中心如何創立的過程,以及作為科學家跨領域的經驗。STM中心是一群不同領域的人所組成,時常針對特定議題、文章、演講內容找出問題進行交流、刺激思考,在自己原本的領域框架下激發出不同的觀點。

 

楊老師一開始先提及自己跨領域的緣由:當初發現在醫學院所面對的議題,有自己無法解決的部分、關於多元思考的論點也有所欠缺,因此想請其他領域學者來幫忙;也因為教育部顧問室有個想要建立類似跨領域討論平台的計畫案,而獲得經費補助。一開始需要解決的議題是跨領域的前提,接著則必須處理人與人距離的問題,不可能每次需要討論時臨時叫不同領域的人前來,所以需要有空間把大家聚集起來,成為固定的討論空間,而且為了促進討論的靈感與氣氛,舒適的空間是必須的。舉例來說成大醫學院找了一處舉辦TGIF讀書會,楊老師也提及在聊天討論的過程,會產生許多原本領域因而觸及到其他領域的想像,開始有方向性地邀請一群人,針對一個議題,寫出計畫案,除了原本的醫學教育,開始會往外延伸,像是STS所關注科技對社會所造成的衝擊等議題。

 

在談論成大STM中心的建立過程中,需要先思考幾個問題:

(1)跨領域的基礎是什麼?

(2)由自然科學跨到人文學科的領域會產什麼新學問?它的有效邊界在哪裡?

(3)在醫學院這麼職業導向的訓練中,該學什麼非專業的知識?而針對這些問題,楊老師也提出一些省思,醫學院的學生真的希望跨領域嗎?會不會只是老師們的期待,大學以上的教育通常都是專業課程,像是醫學院或理工科所做的實驗,要如何跟人文社會結合,適用範圍為何?這些可能都是科學家想要先搞清楚的問題。

 

「社群的建立」工作坊,楊倍昌教授演講。

 

此外,這些跨領域的計畫案內容是否能融入課程?應該如何放進課程中?因應教育部的計畫案而開設了新課程,但可能隨著老師離開、計畫案結束而關閉課程,實在是非常可惜且效益不大,這是目前非常需要解決的問題。

 

楊老師也談及成大醫學院如何培養人文素養的經驗,回溯黃崑巖院長所創辦的武田書坊,提供一個佈置的小空間,讓大家能接觸一些不同領域的書籍,而後老師們也在所謂的醫學實驗室設置喝咖啡、看書的小角落,藉此培養學生的人文志趣。

 

依據教育部顧問室給予成大91年參與的跨校合作計畫結案報告的評鑑意見:缺點是缺少貫穿各個子計畫背後課程設計的理念,但其個別課程內容就其初步規劃看來頗為妥切具體,希望能藉此機會把這些課程的資料整理,提供他校作為STS課程的基本素材。

楊老師認為從評鑑意見來看,課程設計必須有較為長期的規劃,以及可靠的相關機構支持,否則可能陷入三無狀態:

(1)沒有系統性的討論人文教育的內容

(2)沒有專人、行政組織來推動及深化它的內涵

(3)沒有固定的經費。至於如何突破三無的狀態?因為當時剛好有教育部的計畫案、成大頂尖大學計畫經費以及院長給予適當的空間,因此促成成大STM中心的設立。

 

課程規劃設計成學程──醫學人文學程,(包含歷史與社會、人際與溝通、倫理與法律、實作及參與等領域)因為比起課程設計,學程較能長期維持。當時的學程還設計了一個行動課程計畫──熱蘭遮計畫,其教學計畫包含熱蘭遮醫學人文行動網、新興議題及專業教育改革中綱計畫:醫學、科技與社會學程;醫學人公民素養:核心課程建置與專業課程整合計畫。研究計畫則是囊括:社會脈絡下的「關懷」臨床教育;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of formal curriculum in caring education;臺灣基因資料庫(Biobank) 發展之論述與溝通;社會變遷與健康意識:南台灣研究「當代公民社會之健康與環境治理」。雖然許多老師跟學生都認為很有收穫、增加了師生的互動、思考問題與組織能力的精進,但它其實也有缺點,就是課程內容可能較為淺薄。除了行動課程計畫,嗣後還有舉辦許多關於STS的活動,像是第九屆東亞STS網絡會議/第一屆台灣STS年會。

 

楊老師最後也勉勵在場與會老師:STM中心是依賴許多環節所串聯而成,而各位老師在各自學校都能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學習是需要長期推動與規劃的,也需要磨練才能珍惜知識的內容,希望大家為了STS的推動一起努力,透過這次教育部的計畫作為一個啟程。

 

與談人洪文玲老師一開始就提出一個問題請與會者思考:為何有人在討論醫人文,卻很少在討論工人文?之後再以YAMAHA科技樹圖及自身經驗來導入跨領域的合作,如果無法在既有狀態下解決各式各樣的問題,透過外展是一個可能可以突破的方式。

 

「社群的建立」工作坊,洪文玲副教授與談。

 

談到STS的發展經歷為何具有參考性?因為它屬於比較有系統的討論,STS已經是有相當程度發展的學門,作為跨域工具,較能受到學術支持,也談到要讓跨領域參與者有合作可能性,持續發展的學門支持跨領域,是比較有幫助的。且可以在不同的學術領域間自由的移動,所有接觸的項目可以互相支持,這是跨領域最大的益處。

 

傅大為老師回應為何沒有工人文?因醫人文時常有學術大老在推動人文社會方面的跨領域,且醫師在社會上可能有醫療糾紛產生社會議題,但工人文似乎比較沒有學術大老在推動跨領域,且工學院也比較沒有社會糾紛,所以推測是原因所在。楊倍昌老師接著回應說可能是因為工程學家,比較具有團體性,較難以咎責,醫生則比較聚焦在個人,比較好咎責。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