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07「前瞻教學共學團」邁向目的之路:從課程設計到學習評量

最後更新日期 : 2020-10-15

「前瞻教學共學團」邁向目的之路

從課程設計到學習評量

主持:黃于玲助理教授
主講:陸偉明教授

 

陸偉明教授於本次演講中,分享了許多老師們都想知道的──如何設計前瞻與教學的評量、如何成為能夠帶領學生向前的好老師、如何評量教學效果?在每間學校規定的課綱中,要求老師們撰寫教學目標、基本素養、核心能力等,就如同共學團的老師們來到惠蓀林場,都會去拿一張地圖,那就是老師們要將學生帶往何處。去旅行總會有目的地,而老師的課程,要帶哪些東西、學生¬自備什麼,最後去往哪裡,那都是需要縝密思考的要素。


老師,您教的都是「沒用的東西」!

在一張有趣的圖片中,學生向老師說:「老師,您教的都是沒用的東西!」而老師教的「沒用的東西」而老師教的「沒用的東西」,是指學生,還是課程呢?陸老師指出,是因為「學用不合一」,所以才會出現「沒用的東西」。重要的是,要怎麼把學生放在心中?老師們也有老師們的苦衷,陸老師分享他聽過的抱怨,一位老師說他對於教學,「二十年來始終如一」,然而,「始終如一」正是問題所在。

 

陸偉明1

 

大學生很厭世?比大學生還厭世的教授!

陸老師笑著說,「學生早八很不想來,我也很不想來啊!」並點出,沒有bad teacher,只有bad teaching。現在的學生茫然於不知道船長(老師)要將船開往何處,課堂如綜藝節目、玩桌遊或千篇一律朗讀投影片。老師做的每件事情,都要有正向循環,都要有教育意義,創造出「自發、互動、共好」的學習環境。陸老師引用中央大學周景揚校長所言:「人生就像長途旅程,『方向』比速度重要」。

若院長要老師協助開授一門課,老師會向院長問哪些問題?在座老師們陸續回答:授課範圍、錢、學生的組成(普遍認為同質化比異質化好帶領)、人力需求(如助教)、好的電子資源(如moodle)等,若一開始開出的範圍越是模糊,老師就要花更多時間來討論課程設計。陸老師直接將場景轉換成學校通識課堂,讓在座老師們扮演起學生,正在進行開學第一堂課。透過這個扮演,帶入陸老師的經驗分享,同時讓在座老師們思考如何精進自己的課程。

首先便是要向學生說明課程綱要,陸老師稱之為「盛宴邀請」,目的是要讓學生留下來上課。老師們要立即引起學生的專注(例如透過風趣的自嘲),陸老師笑說這門通識課「可以是最壞的班級(烏合之眾、豬隊友),但也可以是最好的班級」,而師生也要各負一半責任,來撐起這門課程。

老師也表達「預習」的重要──學生透過預習,能夠立即抓住老師的重點,否則學習效果會遞減。然而要如何鼓勵同學預習?陸老師的經驗是,在上課時先開moodle,請學生透過閱讀來回答題目。另外,我們也要思考現今因為科技的進步,我們是否越來越少用筆寫字,這同時也會導致學生越來越難閱讀書面資料。

 

學生分組,要怎麼分?

在讓學生分組時,老師們會考慮要透過同質性或異質性來分組,同質性最方便,讓同科系的學生分為一組;而陸老師分享他透過異質性(如同星座、同血型為一組,或玩賓果遊戲等)分組,也能產生意料之外的效果。此外,陸老師也分享同學們座位名牌的設計──設置紅、黃、綠燈,代表同學們今日是否願意被叫起來回答問題,尊重同學們當天的意志。接著就是逐步讓同學進入課程情境──陸老師讓在座老師們拿出手機查閱資料,跟夥伴討論,查閱學校或本系的核心能力為何,並和世界經濟論壇2020/2005 top 10 skills來比較。世界經濟論壇和大學們所注重的核心能力也許不同,要了解每個課程所重視的課程價值是什麼,再結合到目前手上的計劃案,才能設計出好的課程。

我們通常追求三個「生」:生計(如科大或技能性的系所)、生活(如工程師賣血賣肝,快樂的生活很難追尋)、生命(探索生命的意義)。因此要讓學生成「俗」還是「仙」呢?透過俗、仙兩字拆解,可知那是「人在谷裡」為俗;「人在山上」即為仙。陸老師也引用電影《愛麗絲夢遊仙境》臺詞:「若你不知道你要去哪裡,那你現在在哪裡根本不重要」。此外亦提及成大外文楊基寬教授所言:「新興行業沒有對應科系,哪來的讀錯系?」強調「知識、態度、技能」是老師們在思考要教給學生什麼時,最該考慮的三樣要素。要引起學生主動,學習才會發生,而課程裡最大的目標,要藉著小目標逐步完成。

 

這門課是要學生適應社會,還是改造社會?

老師的目標要如何訂定?這需要思考老師們開這堂課,是希望學生適應社會,如考取證照等,還是改革社會?大部分的大學教育,都是希望學生未來能成為帶領大家改造社會的人才。選擇要適應或改革社會後,開始進行三項篩檢:首先,考量學習者本身的需求與興趣,可以透過第一堂課發小卡讓同學們書寫想從這門課獲得什麼技能,依照學生需求來調整課綱;接下來是考量社會生活上的需要,雖然主要希望學生未來能改革社會,但仍然要思考學生的技能可以在社會做哪些事,這樣的技能自然是愈多愈好,例如口頭報告的能力,無論何種行業都會需要;第三個考量則是學科專家的建議,例如陸老師分享他教統計的經驗,以往是使用SPSS、SAS等軟體,一次加拿大的學者告知他,在他們學校裡只剩少數人使用SAS,多用R,因此也促進老師們順應科技發展趨勢。

完成三項篩選後,接著思考心理發展順序,陸老師以倒三角形為比喻,最下層是學生的潛力,接著老師訂定目標,目標太低,學生覺得無聊;設得太高,學生有挫折感,大一學生無法達到大四學生的目標,因此通常會設得比一般目標再高一點。目標訂定後便是仰賴學生的努力,到最上層最寬廣的則是學生成就。藉由學生一點點的潛力,向上完成老師訂定的有難度的目標,付出多一點努力,最後達成更多的成就。

陸老師提出「快樂的公式」:快樂=學生成就/學生努力,需大於一;或是快樂=學生努力/目標,亦需大於一。因此在設定目標時,也要透過課堂上學生的反應和互動,可以隨時調整,畢竟帶不同年級的學生,差異會很大。目標設計時想像一下兩個思維:若這是學生在此領域唯一會修的一門課,老師希望他學會什麼?由此可訂定出核心目標;若學生興趣不高,老師想讓他產生什麼持久的影響?

若一門課只有最重要的三個課程目標,會是哪些?陸老師透過兩個面向加以說明:一是記憶(remember)、理解(understand)、應用(apply)、分析(analyze)、整合(evaluate)、創造(create),前三項可透過測驗評估成果,後面三項可以專題檢視;第二個面向是包含事實知識(factual)、概念知識(conceptual)、程序知識(procedural)、後設認知(metacognitive),兩個面向的要素都能交叉結合,要讓學生有面對並解決問題的能力,反思、建構並且創作,在學習時也許辛苦,但最後是可以獲得成就感的。

 

透過泰勒法則,檢視課程設計
課程目標訂定好後,接著便是課程設計。泰勒法則包含四項:
1.    學校應達成何種教育目的?
2.    為達這些目的,應提供哪些教育經驗(教育內容)?課程裡會有參訪活動、訪談、演講,而老師們要整併這些內容,例如學者專家只能在某一週來,或是第二位專家可能會跟第一位專家有重複的部分,老師們要整編這些內容,讓學生的學習經驗更連貫。
3.    這些教育經驗如何有效組織(安排順序)?
4.    如何確定教學目標是否達成(測驗與評量)?

結合上述所言,必須透過更多的3C(care、concern、connection)、更少的教誨、更少的階級,以及四R:豐富性(rich)、遞迴性(recursive)、關聯性(relational)、嚴密性(rigorous)。陸老師在此讓與會老師們分小組討論,檢視自己課程中的遞迴性與關聯性,遞迴性強調課程隨著時間能夠一次次深入的螺旋;關聯性則讓學生們能夠結合其他課程所學,兩者一起達到加深加廣的效果,強調「Not what but how we teach」。


如何成為有效能的教師?相信自己,也相信學生

有效能的教師能結合內容知識(content knowledge,與教材有關的)、教學知識(pedagogical knowledge,如何教學)、學科教學知識(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PCK,將內容與教學結合後,成為一種針對特定的主題或議題,能組織、表現、並調整適用於學習者間不同的興趣和能力)。並相信自己的教學能力,也相信學生的學習能力,老師以身作則、準時上下課,也能讓學生信服。此外,也要對不同類型的學習者的需求保持敏感,較難的是計畫與組織的技巧,以及人際關係與領導技巧,當今的教育思潮強調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參與,以培養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陸老師笑說,「當一門課程為必修,它就邁向了死亡之路」,若學生認為這門課重要,即使非必修,他也會來上課。
陸老師通常會要求學生課前閱讀,且同質性分組、異質性分組其實可以同時安排座位,不同的安排配合不同的課程需求,例如醫學系坐一排、社科院坐一排,當老師需要同質性的討論時以排為單位;要異質性討論時則可以和旁邊不同系的同學交流。許多老師都會讓學生分組討論,這時便須思考分組的三種目標:分享、精熟、專題探究,而同質性分組可訓練精熟,適合比賽,異質性分組則強調合作。陸老師並不會給一組人同一個分數,是「共同表現,個別給分」。小組內的角色包含催生者、記錄者、輔導者,不設置組長,並在期末舉辦「加薪遊戲」,即組內互評。加上助教、臉書社團等的輔助,形成充滿挑戰但又友善的氛圍──有主張才有爭議,有爭議才會引起興趣,才會進步。
 

陸偉明2

 

老師們在帶領討論時,踴躍發言的學生通常分為兩種:一種是表現目標,即個人追求;另一種則是精熟目標,即分數導向,多數學生都是這樣。由學生角度出發而非學科本位,陸老師也推薦一篇文章,史美瑤2018年撰寫的〈八個帶領課堂討論的方式〉。帶領討論包含以下要點:
1. 新奇、認知失調:讓學生討論「為什麼會這樣」?
2. 口頭答問,瞭解先備知識
3. 引發個人需求以達到目標:聽取學生回答後再問「很好,還有呢?」問問題的目的是,若問題沒有出現,如何提取記憶?下課後也許就忘光了。
4. 精選教學內容,促進自主學習
5. 練習實作與回饋

 

給我動機,其餘免談!

每一堂課都要給予學生的學習動機,Brophy(1988)回顧了學習動機方面的研究,歸納出能引發學習動機的策略──「維持學生對成功的期望」,首先是協助學生設定目標;肯定學生的表現自我增強;引導學生將成功視為努力的結果;提供良好的師生互動與同儕互動,即透過熱情和真誠的關注與鼓勵。

 

學生學到什麼,比分數更重要

卓越的老師,會造就學生重要的學習成果。關於測驗題、形成性評量,陸老師認為,應當讓學生知道自己寫錯的題目為何、如何修正,才是評量的目的,若不將考卷發還,形成性評量就沒有意義了。此外,也要告知學生評分規準,包含效標或標準(即評分向度)、定義描述、計分方式,要早點讓學生知道他們要準備什麼內容的報告,不是幾千字,而是對作業內容的要求。陸老師分享其對於讀書報告的評分標準,包括資料的掌握佔四成、評述與應用佔四成、結構與字句運用佔兩成;並且說明給幾分所代表的意義為何,早點讓學生理解所要準備的內容。
在演講最後,陸老師提醒老師們要思考的幾項問題:
1.    我的課程是否考慮到其他相關課程的橫向或縱向聯繫?(請查課綱)
2.    我的教學目標是否符合學生程度與興趣?
3.    我的教學方法能否達到教學目標?
4.    我的評量方式與教學目標對應嗎?例如要求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最後卻交書面報告,如此並無法讓學習與課綱相對應。
5.    好老師如何準備教學、引導學生、對待學生、評估學生與自己?

然而,為何在某些學校的老師,較能深入了解學生學習成效,而其他學校無法?陸老師回覆,那是綜合了學校傳統、老師的價值觀和學生期望的成果。而老師們為何會把有限的生命貢獻於教育與研究?偉大的教師能提供角色典範,讓學生感受到追求知識的熱情;且他是亦師亦友,並提供整體性的校園經驗、滋養學生;好的老師會協助學生發揮潛力,促進社會向上提昇,老師是「用生命影響生命」。教育的目的是什麼?陸老師貼出成功大學的榕樹照片,對照教育研究所的系徽,表達「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並再次強調教師是用生命影響生命的志業。

 

聽完陸老師風趣而充實的演講,與會老師們的反應熱烈,直言自己的「教師魂」重新燃起,紛紛檢視自己的教學地圖,重新將地圖好好拼湊出來。許多老師提出心中的疑問,例如目前臺灣的教學經常在弱勢或偏遠地區發iPad等用具的情形,陸老師回覆,學生學習動機要很強,否則只會拿去玩而已。必須向學生表明,若學生不念書,老師是無法教授知識的。而面對高等教育氣氛低迷的情形,老師偶爾會覺得學生程度弱,學習動機也弱,但老師們還是要看到學生的優點。老師們要引起學生的興趣和學習動機,並透過正向的鼓勵,也將結果歸因於學生的努力。

討論帶領的過程中,要如何問問題,讓學生覺得問題有意義而想要學習?每個課堂的內容知識的問法都會不一樣,例如男女朋友分手後,一起養的貓(產權)要怎麼辦?每個領域的同學都會有不同的想法。另外,現在多會請業師來演講,學生的收穫可能有限,是否有什麼方向能讓學生有更深的印象?陸老師回應,也許可以申請前往業師的企業參觀或提供實習機會,做完就能回到學校評分,並在口頭報告時請業師回來看學生的報告成果,或許也能促成寒暑假實習工作機會,讓學生被看見。

也有老師提出煩惱,關於學生如何稱呼老師、學生的生活習慣讓老師很困擾?透過亦師亦友的相處,但可以用比較詼諧幽默的方式告知學生,以非責備的方式,但有關注,就會讓學生聚精會神。最後也有老師回饋,提起學生興趣的方式,確實就如陸老師所言的「要跟生活很貼近」,例如邀請醫生來演講,用很生活化或灑狗血的案例來讓學生引起興趣,跟生活經驗連結,也能讓學生在課堂外的時間分享與反思。